回归热
回归热(relapsingfever)系多种回归热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阵发性高热伴全身疼痛 肝 脾大 严重者可出现黄疸与出血现象。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 寒热往来回归 故称回归热。依传播媒介的不同本病分为两大类 即虱传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及蜱传回归热(地方性回归热)。
1.回归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 发病原因
回归热螺旋体属于疏螺旋体属(Borrelia) 又名包柔螺旋体属 共十多种 各种形态相似 但免疫反应不同。按其传播媒介分虱传与蜱传两类。虱传(流行性)回归热病原为回归热螺旋体(B.recurrentis) 曾称欧伯迈尔螺旋体(B.obermeieri)。蜱传(地方性)回归热病原按昆虫媒介软体蜱(ornithodorus)的种类命名 有十余种。蜱的分布有严格的地区性 故其所致的回归热亦有严格的地区性。中国南 北疆已发现的两种螺旋体分别与波斯螺旋体(B.persica)及拉氏疏螺旋体(B.latyschevi)相符。中非有杜通疏螺旋体(B.duttoni) 中亚有波斯疏螺旋体(B.persica) 美国西部有赫姆斯疏螺旋体(B.hermsii)等。抗原结构比回归热疏螺旋体更易于改变 如在印度曾分离出9种血清型的杜通疏螺旋体。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 使对蜱传疏螺旋体得以进一步深入了解 如扩增的鞭毛基因用寡核苷酸探针检测 获得疏螺旋体的另外五个种 还获得赫姆斯疏螺旋体的5个株。回归热螺旋体长约为10~20μm 宽0.3~0.5μm 有4~10个不规则的浅粗螺旋。以横断分裂进行繁殖。它对热 干燥及多种化学消毒剂均较敏感 但耐寒 能在0℃的凝固血块内存活100天。此类螺旋体既含有特异性抗原 又有非特异性抗原。可与其他微生物有部分共同抗原 故受染动物血清可有特异性补体结合反应 亦可与变形杆菌OXk株起阳性凝集反应 但效价较低。螺旋体抗原易产生变异 如不同菌株的抗原性不尽相同 在同一患者不同发热期中 所分离出的菌株抗原性也有差异。
2 发病机制
患者发热与螺旋体在血循环内迅速繁殖 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有关。当病原体在机体内增生时 机体产生以IgM与IgG为主的特异性抗体 其中有凝集素 制动素及溶解素等 效应细胞以及多核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螺旋体消灭 高热急退转入间歇期。部分未消灭者隐匿在脑 肝 脾及骨髓中 借助于抗原的变异 使原抗体不能消灭复发的螺旋体 它们经繁殖后再侵入血循环导致复发。复发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引起新的免疫应答 最终使疾病获愈。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受损及红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贫血 出血及黄疸。螺旋体侵袭神经系统及眼部 形成神经疏螺旋体病 则可发生淋巴细胞脑膜炎与外周面神经麻痹及眼部疾患。
病理变化示脾大 有散在的梗死 坏死灶和小脓肿 能产生自发性破裂。肝内可见散在的坏死灶 出血 充血与浊肿性退行性变。肾有浊肿及充血。心有弥漫性心肌炎和间质性病变。脑有水肿 有时出血。
2.回归热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少数病例可发生DIC 偶见脾破裂及大出血。此外有中耳炎 心内膜炎 多发性关节炎 等流产 眼炎 哮喘加剧和多形红斑.。
蜱传型复发病例后期常有眼并发症如虹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和脉络膜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及颅神经损害等 并可留有视力障碍和神经麻痹等后遗症。
虱传回归热易并发肺炎 中耳炎 心内膜炎 偶有脾破裂大出血。蜱传回归热于多次复发后 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 脑膜炎 脑炎等 可有视力障碍和神经麻痹等后遗症。
3.回归热有哪些典型症状
1 虱传型回归热
潜伏期2~14天 平均7~8天 起病大多急骤 始以畏寒 寒战和剧烈头痛 继之高热 体温1~2天内达40℃以上 多呈稽留热 少数为弛张热或间歇热。头痛剧烈 四肢关节和全身肌肉酸痛。部分病人有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等症状 也可有眼痛 畏光 咳嗽 鼻衄等症状。面部及眼结膜充血 四肢及躯干可见点状出血性皮疹 腓肠肌压痛明显。呼吸 脉搏增速 肺底可闻细湿罗音。半数以上病例肝脾肿大 重者可出现黄疸。高热期可有精神 神经症状如神志不清 谵妄 抽搐及脑膜刺激征。持续6~7日后 体温骤降 伴以大汗 甚至可发生虚脱。以后患者自觉虚弱无力 而其它症状 肝脾肿大及黄疸均消失或消退 此为间歇期。经7~9日后 又复发高热 症状重现 此即所谓“回归”。回归发作多数症状较轻 热程较短 经过数天后又退热进入第二个间歇期。一个周期平均约2周左右。以后再发作的发热期渐短 而间歇期渐长 最后趋于自愈。
2 蜱传型回归热
潜伏期4~9天 临床表现与虱传型相似 但较轻 热型不规则 复发次数较多 可达5~6次。蜱咬部位多呈紫红色隆起的炎症反应 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黄疸 神经症状均较虱传型为少 但皮疹较多。
4.回归热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用以免疫预防 故重点仍为切断传播途径及控制传染源。虱传型回归热的预防隔离患者 并彻底灭虱。热退后需继续观察15日。接触者亦应彻底灭虱 必要时口服强力霉素100mg预防病。蜱传型回归热应灭蜱 灭鼠。灭蜱可用马拉硫磷或敌敌畏喷洒 灭鼠可用药物毒杀及捕打等方法。在疫区执行任务时个人防护 必要时口服强力霉素或四环素预防发病。
5.回归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 病原体检查
回归热螺旋体 在患者发热期的外周血液内 一般容易查到 薄的血涂片中 用革兰染色为阴性 瑞氏或吉姆萨染色呈红色或紫色 于暗视野显微镜下 可见其以旋转和移行的方式灵活前进或后退 并向两侧摇摆 骨髓涂片也可找到螺旋体 培养基须含血液 腹水或肾组织 在微氧条件下可以增生 但易衰退 不易传代保存 因而多用动物接种 虱传者可用小白鼠或鸡胚 蜱传类可用豚鼠。
近年来在埃塞俄比亚乡村诊所 有人报道用优质血沉棕黄层(qualitativebuffycoat QBC)技术离心 并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回归热包柔螺旋体;与此先后在西非也有人报道 因该处蜱传回归热患者的血涂片中 螺旋体数目少 难以确诊 遂也提出采用QBC技术检测病原体 认为此法敏感性明显提高 而推荐使用。
伴有神经疏螺旋体患者 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均可升高 细胞数可增加 也可查到螺旋体 有时尿沉淀螺旋体也可阳性。
2 血及尿常规
虱传回归热患者发热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在(10~20)×109/L之间 间歇期则恢复正常 分类变化不大 蜱传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血小板可减少 发作次数多者贫血明显 但出 凝血时间正常 有黄疸者 血胆红素升高。
尿中可见少量蛋白 细胞及管型。
3 血清免疫学检查
可采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蛋白印迹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如果第二次效价升高4倍 则有助于诊断 但因抗原多变异 致使抗体效价阳性率不高 又因其与其他微生物有雷同抗原 致使少数患者血清可发生康氏或华氏反应阳性 虱传回归热可与变形杆菌OXk发生凝集反应 但效价较低。
4 腰穿脑脊液
可发现螺旋体。
5 发热期取血或骨髓涂片染色镜检或暗视野检查可发现螺旋体。
6.回归热病人的饮食宜忌
回归热患者的饮食以清淡 易消化为主 多吃蔬果 合理搭配膳食 注意营养充足。此外 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 油腻 生冷的食物。
7.西医治疗回归热的常规方法
1 治疗
抗生素治疗有特效 高热期使用抗生素雅-赫反应 高热自然骤降时也可发生。此反应的严重程度 与血液内螺旋体消灭的数量与速度有关 因而首次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为了减少此反应 开始用药时 可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反应发生时 应立即给以地塞米松 强心及抗休克等对症处理。有效的抗生素第一次用后8h之内 血液内螺旋体即消失。抗生素中首选四环素 近年来 国外治疗虱传回归热通常采用单一剂量疗法 此疗法的复发率
蜱传回归热单一剂量治疗的复发率为20%或更高些 乃因蜱传回归热的螺旋体较多的侵袭脑部 螺旋体被血-脑屏障保护而停留在脑内 当血内抗生素水平一旦下降 螺旋体即可再侵入血液内。故成人选用治疗方案:四环素剂量为500mg 或12.5mg/kg体重 4次/d 口服 持续10天。或多西环素100mg 2次/d 口服 持续10天。如四环素忌用 则可用红霉素500mg 或12.5mg/kg体重 4次/d 口服 持续10天。如果已确定或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者 则用静脉注射青霉素G 剂量为300万U 6次/d 或头孢曲松2g 静脉注射 1次/d 或分为2次注射 持续10~14天。
治疗应在发热早期或无热期开始 但不要在接近发作的末期给治疗 因为有发生Jarisch-Herxheimer反应的危险(参见第164节梅毒中有关内容) 这种反应有时在虱传回归热时有致死的危险。应配备好人员和设备以防该反应的发生。蜱传回归热时 在给首剂四环素或红霉素前2小时和服后2小时各服对乙酰氨基酚650mg 可减轻Jarisch-Herxheimer反应.
凡有高热 病情严重者 应给以对症治疗。脱水和电解质失平衡应该通过输液纠正.每4~6小时口服30~60mg可待因可用于缓解严重头痛.恶心和呕吐可每4小时口服茶苯海明50~100mg(或50mg肌内注射)或丙氯拉嗪5~10mg口服或肌内注射 每日1~4次.若发生心力衰竭则应给相应的特殊疗法
2 预后
早期应用抗生素效果较好。儿童预后良好 年老体弱 孕妇预后较差。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险恶。虱传回归热病死率为2%~6% 大流行时可高达50%。蜱传回归热病死率为2%~5% 但新生儿病死率可高达60%。